流夜郎闻酺不预

流夜郎闻酺不预朗读

北阙圣人歌太康,南冠君子窜遐荒。

汉酺闻奏钧天乐,愿得风吹到夜郎。

译文

朝廷的大人们在教颂盛世的太平安康,我一个罪囚却被放逐到遥远荒僻的地方。

闻道朝廷大赦赐酺,奏钧天乐章,多想得到那东风,把这消息吹到夜郎。

注释

夜郎: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。酺:言王德布于天下而聚饮食为酺。预:参与。这里不预是无份的意思。

北阙: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,为大臣等候朝见的地方。此代指朝廷。圣人:指皇帝。太康:太平安康。

南冠君子:此指被郑人俘虏并献到晋国的楚国伶人钟仪。见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。遐荒:远方荒僻之地。

汉酺:汉时之酺,此以汉代唐。钧天乐:天庭仙乐。这里用以指朝廷赐酺时所奏的乐曲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953-954

2、裴 斐.李白诗歌赏析集.成都:巴蜀书社,1988:254-256

流夜郎闻酺不预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春。至德二年(757年)末,唐肃宗因为唐军收复西京等地而“赐民酺(聚会畅饮)五日”。大赦、赐酺的消息传到南方时,已是次年初,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路上。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首《流夜郎闻酺不预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953-954

2、裴 斐.李白诗歌赏析集.成都:巴蜀书社,1988:254-256

  这首诗开头以钟仪自况。钟仪被俘为囚,仍然戴南冠,操南音,眷念楚国;李白也是如此,既关心国运,又眷念唐朝,而且他又在南方被拘囚流放,处境与钟仪相近。李白在浔阳狱中写的《万愤词投魏郎中》有句云:南冠君子,呼天而啼“,也是以钟仪自比,可以彼此参照。唐朝国势好转,大赦赐酺,固然使人欢欣鼓舞;但诗人却要远窜遐荒,命运乖舛。“北阙”二句使用了整齐的对偶,一边写朝廷歌舞升平,一边写自己垂老投荒,真是“冠盖满京华,斯人独憔悴”(杜甫《梦李白》),可见诗人的情绪是非常凄凉和悲伤的。

  前二句是写事实,后二句则写希望。李白希望钧天乐这样美妙的乐曲,随着风势远吹到夜郎,使他能够听到。实际上,他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,而是渴望大赦的恩泽,自己也能受到沾溉,得以免除远窜遐荒的处分。对于远方暂时不能接触到的事物,李白在诗篇中往往幻想凭借风力来达到目标。比如当他怀念远贬龙标的王昌龄时,就说:“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”(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)这首《流夜郎闻酺不预》末二句与之相似,只是他不是要自己的思想感情吹向远方,而是要朝廷的恩泽吹到自己身上来。这些都表现出他善于驰骋想象以表达自己激荡感情的特色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...

李白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何偁

清溪一百曲,洗我心无尘。

日影上汀渚,桂香袭衣巾。

()

好因鲂鲤答枯鱼,总觉蛩蛩念巨虚。白日怀人当槛坐,红云羡尔对江居。

身名莫笑中条叟,乡里须乘下泽车。丙舍一椽松数尺,未妨他日访吾庐。

()

弱冠相知早,中年不见多。生涯在王事,客鬓各蹉跎。
良守初分岳,嘉声即润河。还从汉阙下,倾耳听中和。

()
弘历

当年阶下有丰碑,持去谁将镇石为。闻是椓人留姓氏,长绳百尺拽诚宜。

()

西岩一磬长,僧起树苍苍。开殿洒寒水,诵经焚晚香。

竹风云渐散,杉露月犹光。无复重来此,归舟凌夕阳。

()

暮山如淡复如浓,烟拂山前一两重。

山背更将霞万疋,生红锦障褁青峰。

()